卖家被追缴关税图源:知无不言
根据相关信息披露,一位亚马逊美国站卖家在论坛反映,其公司收到亚马逊CBP Officer的邮件,要求其补上某票货物关税。但就在卖家准备提交税款时,Officer又发来新的邮件,要追溯店铺此前36票货物关税。
据了解,该卖家长期依赖 AGL(亚马逊官方物流)进行货物运输,为维持利润空间,持续采用 “低申报“的报关策略。在过去三年里,尽管该操作存在合规风险,但始终未被察觉。
目前随着今年美国关税政策全面收紧,CBP迅速展开清查行动。此次不仅当票货物遭海关扣押,卖家还被要求提供近36票历史货件的完整报关资料,面临全面追溯审查。
据初步估算,仅补缴关税一项,卖家需承担的金额就高达200万左右。
该卖家坦言,过去三年凭借低申报策略未被抽查,但此次海关“翻旧账”直接将其推至生死边缘。
“我当时整个人都懵了。36票啊!每票都补税,加起来估算得有200万——我们公司一年利润也就这个数。”
有业内人士分析指出,该卖家被CBP紧盯,极大可能缘于其货量庞大且长期低报价格。据相关消息,美国海关保有3年的追诉期限。就此次事件来看,该卖家遭到倒查的36票货物均为大件货。若按200万利润来倒推,单箱货量想必有限,由此基本可推测其每次出货至少达几百箱。然而,其申报价格却均低于800美元,如此一来,便触发海关的严格审查程序。
其实在跨境领域,低申报的现象早已不是新鲜事。只是近期,美国有意加强关税政策的执行力度,使得此类问题逐渐浮出水面。
据媒体报道,前不久一位美国家居品牌创始人揭露,他收到了几家中国供应商的合作提议,声称可以协助低报从中国进口至美国的商品价值,进而降低品牌所需支付的关税。
此外,部分供应商还提供了完税后交货(DDP)的方案,即由供应商全权负责商品的进口流程,待货物顺利通关后再交付给美国卖家,从而降低美国卖家所面临的风险。
值得注意的是,当下关税局势日趋紧张,这种现象有愈演愈烈之势。但需要明确的是,在这个关键时期,一旦被发现存在非法偷逃关税的行为,将会面临更加严厉的处罚。
奉劝那些有此念头的卖家早日放弃,以免引火烧身。
在关税战不断升级的宏观背景下,低申报曾经的 “潜规则” 已经成为了海关重点稽查的对象。过去心存侥幸的行为,如今正被新的政策红线所清算。对于卖家而言,当前最为紧迫的不是寻找绕过规则的方法,而是及时查漏补缺,梳理申报流程,筑牢合规经营的底线。
素材资料来源凤凰卫视、知无不言等
来源:跨境电商头条
{{comment.user.nickName}} (楼主)
{{comment.time}} 回复({{comment.childAmount}}) 点赞({{comment.voteUpAmount}}) 点赞({{comment.voteUpAmount}})